专注APP运营推广与商业变现
  • APP图标 APP
    Android二维码
    扫码下载APP干货铺子
  • 注册 登录
  • 首页
  • 特邀专栏
  • 活动福利
  • 投稿合作
“数据安全+信息保护”划定边界,营销商业将走向何方

作者:执牛耳传媒 · 2021-09-02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执牛耳传媒(ID:zhiniuermedia)

作者:何龙 Albert,ZHINIUER


2020年4月,国务院宣布将数据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数据时代,在数据应用收获重视、数据维度空前丰富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和市场对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问题的担忧,而众所期待的是监管层面的不断完善。


《数据安全法》9月1日起正式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于11月1日正式施行。这意味着,在政策层面,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正在逐步完善,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格监管。


业界普遍认为,在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两大关键的边界规则下,构建市场、开展探索才能更加高效。依托数据技术生存的企业,必须正视个人隐私保护和重视数据安全,没必要因恐慌无所适从或对相关话题过度敏感。


最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我们生存在一个庞大的数字社会。对营销商业生态而言,将告别“唯数据”的无序增长。「执牛耳」梳理出了“新法”对数字营销商业的发展将产生几点影响。



思考1:

精准营销或越来越难做?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8-2020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20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439.3亿元,2021年预计突破6000亿元,2022年或将达6718亿元。


区别于传统广告,基于用户大数据(标签、位置、内容喜好)等多维度、“千人千面的”精准营销,是数字广告的最大优势。然而,随着新法相继落地施行,精准定向广告将受到严格管控,企业“所谓的”精准营销将越发难以实现。


越来越少的可观察、可定向的用户数据,不仅意味着广告效果可能大不如前、ROI可能显著降低,更是限制了中小企业及时根据效果归因、调整广告营销策略的能力,甚至导致部分行业停止对精准广告的投放。


市场环境、游戏规则改变后,全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这无疑是对企业在个性化广告投放、有效触及用户等方面提出的重大考验。


可以说,数据隐私保护的趋势不可逆转,并且精准广告投放也有侵犯个人隐私安全的风险,然而精准营销会就此消亡吗?


某数字营销技术服务企业负责人表示,提供个性化广告体验的精准营销与尊重个人隐私并不矛盾。领先的企业必须在数据方面采取创新行动,主动进行规划并搭建数据保护合规体系,以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广告体验和隐私保护的期望,控制长远风险。


“保护用户数据隐私并实现个性化精准营销,要将数据和消费者心理结合来看,它是一个综合评估的维度。”他认为,在获取数据时,要更多的专注于内容和社交互动的方式上,要在整个消费历程中为用户创造切实价值。以用户认可或同意为前提,使用用户数据进行精准投放,一定是未来数字营销的趋势。


思考2:

私域“重生”,营销成本或上涨?


私域营销无疑是近几年最火爆的营销概念,所有的企业都在谈“私域”的重要性。然而,新法施行后,企业的公、私域流量转化的路径几乎被斩断——前端获客愈发困难,后续触达和营销、转化也将会面临“崩塌”的可能性:企业将不能获取详尽的用户数据,千人千面的精细化运营和引流策略都将受到重击。


重锤之下,依托低成本、统一ID反复触达的私域营销已成为过去时,营销成本或将随之上涨。毋庸置疑,新法正在“迫使”私域营销进入下一阶段。


据《人民法院报》报道,《个人信息保护法》是在确立以“告知-同意”为核心的处理规则、保障个人的知情权及决定权。由此可见,法律的重点在于“防止滥用”,而非“禁用”。


事实上,新法是对个人权利保护、数字创新发展和国家数据安全的综合平衡。合法合规地使用数据,如何引导用户自愿进入私域将成为重中之重。


「执牛耳」观察到,私域营销与数据隐私并不相悖,将选择权还给用户并且让用户拥有拒绝的权利,实则是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运营要求。


用户根据自主意愿选择是否进入“私域”,明确拒绝商家的强制导流措施,既是保护了用户的个人隐私,同时也重塑了私域运营的真正焦点——从流量运营层面转变到产品服务层面,并促使企业更专心地在私域运营方面下功夫:你的私域能否对用户产生切实的价值?这才是未来商家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此外,跨平台的私域营销打法也将面临触犯法律的风险。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当个人信息处理者向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时,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而跨平台的数据流通,可能涉及双方、甚至多方之间的数据合作。这意味着,若无个人“单独同意”的跨平台数据合作,即为违法行为。


毫无疑问,私域营销将在新法的催生下“置之死地而后生”。长远看来,私域营销的大趋势不会改变,而且新法不仅不会对私域营销带来过多的负面影响,反而是更多的利好——引导整个私域营销生态更为正规化地良性发展。可以肯定的是,浴火重生后的私域营销的策略和方式,将更经得起考验。


思考3:

数据“匿名化”成解决方案!


数据的核心价值是流通,只有流通才能让数据的价值被完整释放。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较上年增加3.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占比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成为中国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很显然,数据流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得益于数据流通。但随着新法的颁布,似乎是给数据流通设置了一道屏障——收紧的隐私保护政策限制了数据流通,并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数字经济的发展。然而,隐私保护与数据流通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吗?


答案自然是“非也”。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是数据赋能的前提,所以在此前提下,合法合规地促使数据流通产生价值、寻找与产业发展的平衡,成为当下的市场焦点。


而数据“匿名化”、发展匿名工具正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匿名化,既可发挥个人信息效用且不被使用到可识别身份数据的同时,亦可控制信息风险以履行法律义务。


据「执牛耳」观察,市场上的主流厂商都在围绕匿名化提供解决方案,使客户满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双重要求。可见,“匿名化”工具或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企业标配的数据营销手段,但仍有明显不足。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大数据部副主任闫树对《新京报》表示,诸如对数据进行脱敏或匿名化处理,是以牺牲部分数据维度为代价的,将导致被脱敏或匿名化处理的信息无法被利用。


不仅如此,《个人信息保护法》虽然区分了匿名化信息(指个人信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自然人且不能复原的过程)和去标识化信息(指个人信息经过处理,使其在不借助额外信息的情况下无法识别特定自然人的过程),并在第四条明确匿名化信息不再属于个人信息保护法保护的个人信息,但针对去标识化信息并未确立专门的处理规则。


鉴于匿名化信息与去标识化信息仍然存在着模糊的边界和重叠部分,这或将成为数据滥用的挡箭牌。不过,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开展的匿名化技术,仍可以在处理隐私数据、个人信息时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数据可用不可见”的隐私计算工具,将提供另一种解决路径,以规避匿名化的不足。


思考4:

数据产业迎来空前“利好”!


当前,全球数据量处在飞速增长阶段。据国际权威机构Statista预测,2020年全球数据产生量预计47 ZB(Zettabyte:十万亿亿字节),而到 203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142 ZB。另据IDC统计,中国的数据产生量约占全球数据产生量的23%,超过美国的21%。这意味着中国的数据量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大数据相关的数据安全、软硬件服务等上下游产业都将得到联动激活、稳步提升,产业价值将不断被释放,市场规模也有望迅速扩大。


与此同时,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不断凸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安晖认为,随着数据要素可参与分配的价值红利加快释放,数据交易市场将是实现数据定价和数据确权的新实践,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将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


在此背景下,《数据安全法》的落地施行就显得意义重大。尤其是作为中国第一部有关数据安全的专门法和上位法,为各市场主体采集、利用数据划定“红线”的同时,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并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新的商机。


由于数据需要在不同的载体间流通、使用才能充分释放其价值,所以有关数据的收集、存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各个环节,都将产生巨量的市场需求。而这些服务需求将进一步刺激市场的升级扩容,并带动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


“从供给侧来看,要保障数据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关键在于加密,密码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并带动后续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比如认证技术、脱敏技术、存储技术等,同时也带来合规、咨询等安全服务产业的发展。”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名誉会长谈剑锋对《第一财经》表示,《数据安全法》的施行,同样会对需求侧(如人工智能)等数据“消费”产业带来利好影响。


《数据安全法》对企业的数据处理活动提出明确的监管要求。为了数据安全、合规地流通和使用,数据产业的发展环境必将日益优化,数据安全技术也势必得以突破性发展。注重数据安全和产业发展的平衡,将不再是核心痛点、难点。而具体实操,尤其是涉及规范个人信息跨境流动,将成为新的攻坚重点。


事实上,陆续出台的政策法规正在共同构建一套清晰、系统的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规则,并提供了灵活、对等的“解决方案”和坚实的法治保障。通过立法强化国际竞争主动权的同时,也为互联网企业、数字企业赴海外上市作出进一步规定。


结语


身处蓬勃生机的数字社会,数据产业将迎来空前红利期,而与之相关的营销商业生态也必将获得更深远地推动和支持。此外,强化数据监管和风险防范,将为中国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系上合法合规的“安全带”。


*本文综合整理多方资料,仅供参考

*应受访者要求,均作匿名化处理


作者:执牛耳传媒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APP干货铺子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原文链接如下:https://mp.weixin.qq.com/s/igLQidzdSnWShgmxdyMVdQ


    标签:

  • 数字营销
  • 数据安全

    分享到:

下一篇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门标签
  • 1 7招,轻松拿捏小红书运营!
  • 2 盘点8种移动端广告样式常见尺寸和设计规范
  • 3 阿成谈商业化:醒图APP
  • 4 阿成谈商业化:百词斩APP
  • 5 效果投流攻略,附抖音7大投流产品及核心策略
  • 6 阿成谈商业化:蜜源APP
  • 7 40个互联网广告专业术语,投放必备!
  • 8 一文搞懂小红星、星知任务、星火计划!
  • 移动互联网
  • 运营
  • APP推广
  • 行业快讯
  • 运营分析
  • 互联网+
  • 渠道推广
  • 用户运营
  • ASO
  • 商业化模式
  • 增值服务
  • 广告变现
  • 移动APP
  • 渠道
  • 内容运营
  • App Store
  • 推广
  • 电商
  • APP营销
  • 产品运营
  • 微博营销
  • 活动运营
  • 游戏
  • 信息流广告
  • 社区运营
  • 职场
  • 创业
  • 产品推广
  • 广告投放
  • 网红经济
  • 微信
  • 广告技术
  • 网红
  • 行业洞察
  • 直播
  • 新媒体运营
  • 程序化广告
  • B站
  • 品牌营销
  • APP广告变现
  • 行业报告
  • 广告商业变现
  • 手游
  • 抖音
  • 快手
  • 腾讯
  • 游戏运营
  • 流量变现
  • 小红书
  • 短视频
  • APP
  • APP干货铺子
  • APP干货铺子
  • APP干货铺子
  • APP干货铺子
  • APP干货铺子
app干货铺子
APP干货铺子
APP干货铺子 APP干货铺子 老板娘微信:18938040424
app干货铺子

合作伙伴

  • 皓量科技 |
  • 微思敦 |
  • 小敦客户中心 |
  • 活动盒子 |
  • 鸟人网 |
  • App Growing |
  • 热云数据 |
  • 爱运营 |
  • 手游那点事 |
  • 诸葛智能 |
  • 微营销手册 |
  • 蝉大师 |
  • APP营 |
  • 量江湖ASM智投 |
  • 艾奇在线 |
  • 饮鹿网 |
  • 七麦数据 |
  • 运营狗 |
  • CC数据 |
  • 起点学院 |
  • 信息流雷达 |
  • 运营喵 |
  • 有米有站 |
  • 新媒体之家 |
  • 蜂库导航 |
  • 一只青蟹 |
  • easyAI知识库 |
  • PaaSoo国际短信 |
  • 小码助手 |
  • 闯奇科技 |
  • CQADO信息流数据 |
  • 蝉妈妈抖音数据 |
  • 快出海 |
  • BigBigAds |
  • 鸟人笔记 |
  • 阿里巴巴国际站 |
  • 数字时代 |
  • 侃文案 |
  • 洞见研报 |
  • 神赞新媒体营销 |
  • ASOTools |
  • NIUKE跨境通 |
  • 得书网 |
  • 宜日达 |
  • 外贸客户开发软件 |
  • Smartproxy |
  • Diffshop店湖 |

联系我们

联系微信:18938040424

纯干货,喂饱你

订阅
微信公众号

微 信 公 众 号

Copyright © 2015- APP干货铺子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7819号

您的报名信息已提交!
请等待工作人员的进一步通知

好的

欢迎报名

您的姓名:
请填写您的真实姓名(必填)
手机号码:
请填写您常用的手机号码(必填)
电子邮箱:
请填写您常用的电子邮箱(必填)
公司名称:
请填写您所在的公司名称(必填)
职位名称:
请填写您的职位名称(必填)
所 在 地:
请填写您的所在地(必填)
微博昵称:
请填写您的微博昵称(选填)
QQ 号码:
请填写您的QQ号码(选填)
微信:
请填写您的微信(选填)
提交
APP干货铺子
  • 首页
  • 特邀专栏
  • 活动福利
  • 投稿合作
“数据安全+信息保护”划定边界,营销商业将走向何方

执牛耳传媒 · 2021-09-02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执牛耳传媒(ID:zhiniuermedia)

作者:何龙 Albert,ZHINIUER


2020年4月,国务院宣布将数据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数据时代,在数据应用收获重视、数据维度空前丰富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和市场对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问题的担忧,而众所期待的是监管层面的不断完善。


《数据安全法》9月1日起正式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于11月1日正式施行。这意味着,在政策层面,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正在逐步完善,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格监管。


业界普遍认为,在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两大关键的边界规则下,构建市场、开展探索才能更加高效。依托数据技术生存的企业,必须正视个人隐私保护和重视数据安全,没必要因恐慌无所适从或对相关话题过度敏感。


最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我们生存在一个庞大的数字社会。对营销商业生态而言,将告别“唯数据”的无序增长。「执牛耳」梳理出了“新法”对数字营销商业的发展将产生几点影响。



思考1:

精准营销或越来越难做?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8-2020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20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439.3亿元,2021年预计突破6000亿元,2022年或将达6718亿元。


区别于传统广告,基于用户大数据(标签、位置、内容喜好)等多维度、“千人千面的”精准营销,是数字广告的最大优势。然而,随着新法相继落地施行,精准定向广告将受到严格管控,企业“所谓的”精准营销将越发难以实现。


越来越少的可观察、可定向的用户数据,不仅意味着广告效果可能大不如前、ROI可能显著降低,更是限制了中小企业及时根据效果归因、调整广告营销策略的能力,甚至导致部分行业停止对精准广告的投放。


市场环境、游戏规则改变后,全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这无疑是对企业在个性化广告投放、有效触及用户等方面提出的重大考验。


可以说,数据隐私保护的趋势不可逆转,并且精准广告投放也有侵犯个人隐私安全的风险,然而精准营销会就此消亡吗?


某数字营销技术服务企业负责人表示,提供个性化广告体验的精准营销与尊重个人隐私并不矛盾。领先的企业必须在数据方面采取创新行动,主动进行规划并搭建数据保护合规体系,以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广告体验和隐私保护的期望,控制长远风险。


“保护用户数据隐私并实现个性化精准营销,要将数据和消费者心理结合来看,它是一个综合评估的维度。”他认为,在获取数据时,要更多的专注于内容和社交互动的方式上,要在整个消费历程中为用户创造切实价值。以用户认可或同意为前提,使用用户数据进行精准投放,一定是未来数字营销的趋势。


思考2:

私域“重生”,营销成本或上涨?


私域营销无疑是近几年最火爆的营销概念,所有的企业都在谈“私域”的重要性。然而,新法施行后,企业的公、私域流量转化的路径几乎被斩断——前端获客愈发困难,后续触达和营销、转化也将会面临“崩塌”的可能性:企业将不能获取详尽的用户数据,千人千面的精细化运营和引流策略都将受到重击。


重锤之下,依托低成本、统一ID反复触达的私域营销已成为过去时,营销成本或将随之上涨。毋庸置疑,新法正在“迫使”私域营销进入下一阶段。


据《人民法院报》报道,《个人信息保护法》是在确立以“告知-同意”为核心的处理规则、保障个人的知情权及决定权。由此可见,法律的重点在于“防止滥用”,而非“禁用”。


事实上,新法是对个人权利保护、数字创新发展和国家数据安全的综合平衡。合法合规地使用数据,如何引导用户自愿进入私域将成为重中之重。


「执牛耳」观察到,私域营销与数据隐私并不相悖,将选择权还给用户并且让用户拥有拒绝的权利,实则是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运营要求。


用户根据自主意愿选择是否进入“私域”,明确拒绝商家的强制导流措施,既是保护了用户的个人隐私,同时也重塑了私域运营的真正焦点——从流量运营层面转变到产品服务层面,并促使企业更专心地在私域运营方面下功夫:你的私域能否对用户产生切实的价值?这才是未来商家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此外,跨平台的私域营销打法也将面临触犯法律的风险。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当个人信息处理者向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时,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而跨平台的数据流通,可能涉及双方、甚至多方之间的数据合作。这意味着,若无个人“单独同意”的跨平台数据合作,即为违法行为。


毫无疑问,私域营销将在新法的催生下“置之死地而后生”。长远看来,私域营销的大趋势不会改变,而且新法不仅不会对私域营销带来过多的负面影响,反而是更多的利好——引导整个私域营销生态更为正规化地良性发展。可以肯定的是,浴火重生后的私域营销的策略和方式,将更经得起考验。


思考3:

数据“匿名化”成解决方案!


数据的核心价值是流通,只有流通才能让数据的价值被完整释放。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较上年增加3.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占比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成为中国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很显然,数据流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得益于数据流通。但随着新法的颁布,似乎是给数据流通设置了一道屏障——收紧的隐私保护政策限制了数据流通,并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数字经济的发展。然而,隐私保护与数据流通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吗?


答案自然是“非也”。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是数据赋能的前提,所以在此前提下,合法合规地促使数据流通产生价值、寻找与产业发展的平衡,成为当下的市场焦点。


而数据“匿名化”、发展匿名工具正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匿名化,既可发挥个人信息效用且不被使用到可识别身份数据的同时,亦可控制信息风险以履行法律义务。


据「执牛耳」观察,市场上的主流厂商都在围绕匿名化提供解决方案,使客户满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双重要求。可见,“匿名化”工具或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企业标配的数据营销手段,但仍有明显不足。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大数据部副主任闫树对《新京报》表示,诸如对数据进行脱敏或匿名化处理,是以牺牲部分数据维度为代价的,将导致被脱敏或匿名化处理的信息无法被利用。


不仅如此,《个人信息保护法》虽然区分了匿名化信息(指个人信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自然人且不能复原的过程)和去标识化信息(指个人信息经过处理,使其在不借助额外信息的情况下无法识别特定自然人的过程),并在第四条明确匿名化信息不再属于个人信息保护法保护的个人信息,但针对去标识化信息并未确立专门的处理规则。


鉴于匿名化信息与去标识化信息仍然存在着模糊的边界和重叠部分,这或将成为数据滥用的挡箭牌。不过,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开展的匿名化技术,仍可以在处理隐私数据、个人信息时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数据可用不可见”的隐私计算工具,将提供另一种解决路径,以规避匿名化的不足。


思考4:

数据产业迎来空前“利好”!


当前,全球数据量处在飞速增长阶段。据国际权威机构Statista预测,2020年全球数据产生量预计47 ZB(Zettabyte:十万亿亿字节),而到 203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142 ZB。另据IDC统计,中国的数据产生量约占全球数据产生量的23%,超过美国的21%。这意味着中国的数据量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大数据相关的数据安全、软硬件服务等上下游产业都将得到联动激活、稳步提升,产业价值将不断被释放,市场规模也有望迅速扩大。


与此同时,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不断凸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安晖认为,随着数据要素可参与分配的价值红利加快释放,数据交易市场将是实现数据定价和数据确权的新实践,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将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


在此背景下,《数据安全法》的落地施行就显得意义重大。尤其是作为中国第一部有关数据安全的专门法和上位法,为各市场主体采集、利用数据划定“红线”的同时,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并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新的商机。


由于数据需要在不同的载体间流通、使用才能充分释放其价值,所以有关数据的收集、存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各个环节,都将产生巨量的市场需求。而这些服务需求将进一步刺激市场的升级扩容,并带动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


“从供给侧来看,要保障数据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关键在于加密,密码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并带动后续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比如认证技术、脱敏技术、存储技术等,同时也带来合规、咨询等安全服务产业的发展。”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名誉会长谈剑锋对《第一财经》表示,《数据安全法》的施行,同样会对需求侧(如人工智能)等数据“消费”产业带来利好影响。


《数据安全法》对企业的数据处理活动提出明确的监管要求。为了数据安全、合规地流通和使用,数据产业的发展环境必将日益优化,数据安全技术也势必得以突破性发展。注重数据安全和产业发展的平衡,将不再是核心痛点、难点。而具体实操,尤其是涉及规范个人信息跨境流动,将成为新的攻坚重点。


事实上,陆续出台的政策法规正在共同构建一套清晰、系统的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规则,并提供了灵活、对等的“解决方案”和坚实的法治保障。通过立法强化国际竞争主动权的同时,也为互联网企业、数字企业赴海外上市作出进一步规定。


结语


身处蓬勃生机的数字社会,数据产业将迎来空前红利期,而与之相关的营销商业生态也必将获得更深远地推动和支持。此外,强化数据监管和风险防范,将为中国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系上合法合规的“安全带”。


*本文综合整理多方资料,仅供参考

*应受访者要求,均作匿名化处理


作者:执牛耳传媒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APP干货铺子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原文链接如下:https://mp.weixin.qq.com/s/igLQidzdSnWShgmxdyMVdQ


    标签:

  • 数字营销
  • 数据安全

    分享到:

APP干货铺子作者 执牛耳传媒 执牛耳-面向全球的数字营销商业信息门... 1篇

纯干货,喂饱你

订阅

合作伙伴

  • 皓量科技 |
  • 微思敦 |
  • 小敦客户中心 |
  • 活动盒子 |
  • 鸟人网 |
  • App Growing |
  • 热云数据 |
  • 爱运营 |
  • 手游那点事 |
  • 诸葛智能 |
  • 微营销手册 |
  • 蝉大师 |
  • APP营 |
  • 量江湖ASM智投 |
  • 艾奇在线 |
  • 饮鹿网 |
  • 七麦数据 |
  • 运营狗 |
  • CC数据 |
  • 起点学院 |
  • 信息流雷达 |
  • 运营喵 |
  • 有米有站 |
  • 新媒体之家 |
  • 蜂库导航 |
  • 一只青蟹 |
  • easyAI知识库 |
  • PaaSoo国际短信 |
  • 小码助手 |
  • 闯奇科技 |
  • CQADO信息流数据 |
  • 蝉妈妈抖音数据 |
  • 快出海 |
  • BigBigAds |
  • 鸟人笔记 |
  • 阿里巴巴国际站 |
  • 数字时代 |
  • 侃文案 |
  • 洞见研报 |
  • 神赞新媒体营销 |
  • ASOTools |
  • NIUKE跨境通 |
  • 得书网 |
  • 宜日达 |
  • 外贸客户开发软件 |
  • Smartproxy |
  • Diffshop店湖 |

联系我们

联系微信:18938040424

Copyright © 2015- APP干货铺子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7819号

您的报名信息已提交!请等待工作人员的进一步通知

您的报名信息已提交!
请等待工作人员的进一步通知

好的
APP干货铺子
APP 干货铺子
专注APP运营推广与商业变现
免费下载
APP 干货铺子